DB4203∕T 162-2019 黑木耳大棚立体吊袋栽培技术规程(十堰市)

ID

88E27A412E9F41E6B9C323471D295296

文件大小(MB)

0.24

页数:

7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24/9/3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ICS 65.020.20,B05 DB4203,湖北省十堰市地方标准,DB 4203/T 162—2019,黑木耳大棚立体吊袋栽培技术规程,2019 - 12 - 20发布,2019 - 12 - 25实施,十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,DB4203/T 162—2019,I,前 言,本标准依据GB/T 1.1-2009的规定编写,本标准由十堰市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十堰市农业科学院、竹山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心、房县天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、湖北盐业集团福绿源食用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、房县荣森食用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、十堰市食用菌协会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刘杰、李世华、蔡婧、常堃、李为民、张九玲、李军、肖艳、肖飞、刘辉、蒙天禄、田继成、伍淑树、张振、欧阳友香、齐明师,本标准由十堰市农业科学院负责解释,本标准实施应用中的技术疑问,可咨询十堰市农业科学院,联系电话0719-8465930,邮箱1750552838@qq.com;对本标准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十堰市农业科学院,联系电话联系电话0719-8465930,邮箱1750552838@qq.com,DB4203/T 162—2019,1,黑木耳大棚立体吊袋栽培技术规程,1 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黑木耳大棚立体吊袋栽培术语和定义、生产条件、栽培技术、病虫害防治和生产档案等,本标准适用于十堰市黑木耳大棚立体吊袋栽培,2 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,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,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(试行),GB 19169 黑木耳菌种,GB/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,NY/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,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,3 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,3.1,黑木耳大棚立体吊袋栽培,通过吊杆、吊绳等设施,将黑木耳菌袋悬吊于大棚内进行高密度空间栽培的黑木耳种植方法,3.2,流耳,栽培黑木耳因细胞破裂流水的一种病害现象,表现为子实体组织破裂、分解变软,水肿糜烂,向外流粘性胶液,4 生产条件,4.1 环境要求,场地应地势平坦开阔、通风良好,环境清洁、靠近水源、给排水方便、交通便利,远离工矿业的“废水、废渣、废气”及养殖业污染。土壤质量环境应符合GB 15618规定的二级标准以上要求;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规定的二类标准以上要求;生产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,4.2 耳棚结构,DB4203/T 162—2019,2,大棚南北走向,跨度8 m~12 m,长度依据栽培场地和栽培数量而定,一般不超过60 m,大棚两头开门,门宽2 m以上,以利于通风和降低棚内的湿度,大棚顶高2.8 m~3.5 m,肩高1.8 m~2.0 m左右。棚内设立柱,高2.2 m,立柱间距2 m左右,每排立柱横向搭建钢管,纵向间隔120 cm左右搭建两根钢管,两根钢管间距40 cm~50 cm,形成吊袋框架,棚内顶部沿棚方向铺设喷水管道,间距1.5 m,喷水管每间隔1.2 m安装一个雾化喷头。耳棚覆盖塑料薄膜及遮阳网,两侧安装卷膜器,5 栽培技术,5.1 栽培季节,春季栽培一般安排12月至次年1月制袋,4月栽培出耳;秋季栽培一般安排7月底至8月中旬制袋,10月栽培出耳,5.2 菌种,5.2.1 菌种来源,从取得菌种生产资质的厂家或科研机构购置。菌种生产符合NY/T 528的要求,5.2.2 菌种质量,应达到GB 19169的规定要求,5.2.3 品种,选用通过省级以上食用菌品种评审委员会审定(认定)的品种。菌种供种期与该品种的适栽期相一致,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应符合以下特征:菌丝浓白健壮,抗杂性强,耳片厚实色黑、单片、根小、筋少、圆边,抗高温、抗流耳,适合我市进行吊袋栽培的黑木耳品种有:黑微半筋、黑山、916等,5.3 原料及配方,5.3.1 原材料和辅料,制作菌袋的原材料和各种辅料应符合NY 5099的要求,5.3.2 原料,以不含芳香类树脂的阔叶乔、灌木的干、枝为主,如:栓皮栎、青冈栎、枫树、化香等。用切片机切片,切片机筛板孔径3 mm~5 mm。新鲜树木加工的木屑最好避雨放置一个月以上再使用,5.3.3 配方,配方1:木屑79%、麸皮20%、石膏粉1%(均以干重计量);,配方2:木屑84%、麸皮10%、玉米粉5%、石膏粉1%(均以干重计量);,秋栽气温较高,可在配方中添加1%生石灰,并减少木屑1%;,以上配方加水至含水量55%~60%,5.4 拌料,DB4203/T 162—2019,3,用2~3目的钢筛去除木屑中的小木片、树枝、绳头、石子等异物,根据每次生产的规模将原辅料按配方称重配好,加足水分,用搅拌机械或人工充分搅拌均匀,5.5 装袋,培养料拌均匀后立即用装袋机装袋,装袋规格为17 cm×33 cm聚乙烯菌袋时,装袋后插入塑料接种周转棒,袋口用套环或棉塞封口;装袋规格为15 cm×50 cm聚乙烯菌袋时,装好后及时用扎口机扎好袋口,如采用高压灭菌,还需要在装袋后打透气孔并在孔口外贴透气膜,5.6 灭菌,装袋完毕应当天灭菌,灭菌可采用常压灭菌或高压灭菌,常压灭菌要求中心温度达100 ℃后保温10 h以上,高压灭菌要求121 ℃保温4 h。灭菌停火后焖10 h左右,灭菌器内温度自然下降到80 ℃以下,将菌袋移入消毒后的冷却室,5.7 接种,待料袋温度降到28 ℃以下时……

……